万泰娱乐平台

万泰娱乐平台網站xml地圖
教學管理
當前位置: 万泰主頁 | 教學科研 | 教學管理 | 正文
大學生“精神成人”需要真正的人文教育
作者:張曉彥     時間:2014-03-25     資料來源:      瀏覽次數:

 我國在大學推行文化素質教育,並且在多個大學建立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已有十幾年了。我們的文化素質教育與西方及港臺地區的“通識教育”的概念和內涵接近。雖然各國各地區的通識教育理念不盡相同,如“全人格教育”“博雅教育”“有教養的自由人教育”等,但宗旨都是為培養全面發展的、具有健康人格和高雅情操的建設人才和合格公民,因為大學承載的是科學和文化的傳承任務,而不僅僅是“職業培訓所”。

 

 

作為素質教育的核心,人文教育有著更重要的意義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從事人文教育十幾年,我有一個深切的感受:大學生需要人文教育,需要精神營養,需要“親切而溫暖的”人文關懷。應該說,大學教育的功利化和工具化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以至於有人質疑哈佛大學:怎麽哈佛大學變得越來越像一個公司,脫離了“以柏拉圖為友,以亞裏士多德為友,更與真理為友”的純凈的大學精神?香港大學則提出反對“沒有靈魂的卓越”,也是基於對過分功利和世俗化的大學教育的憂慮。我國大學教育的現狀並不更令人樂觀,甚至更加嚴峻,從中小學開始的應試教育到過早的文理分科、嚴峻的就業形勢、急功近利和浮躁的文化氛圍,再到教育官場化和教師為應對職稱或“學術成果”影響而出現的教師形象的“矮化”,社會對“大官”“大款”的追捧等,無不影響著正處於精神發育期的大學生。迷茫、郁悶、浮躁、失落成了不少學生常常遭遇的精神寒流,以致出現“理想真空,精神貧血,價值懸浮”的群體性的現象。功利化、粗鄙化、物質至上漸成風氣,混學分、逃課、作弊、當“槍手”、沉迷網絡……竟成了不少大學生的道德水準和生活方式,以至於有學者直言當代我國大學教育存在三個缺失:知識缺失,學生知識面窄得可憐,在歷史、社會、人文知識方面幾乎是一片空白;價值缺失,我國社會在“文化大革命”之後拋棄荒謬的價值觀後,未建起新的健康的價值觀,出現了一個時期的“價值真空”,特別是在市場經濟沖刷下,大學與社會“無縫對接”過分講求功利,過分追求物欲;道德底線缺失,缺乏道義感,缺乏對弱者的同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和平的珍惜。我不認為這個判斷完全準確,但大學生缺乏理想和信仰、道德底線下移、急功近利和浮躁等確是不爭的事實。而且,社會的一些價值取向對大學生有著不良影響。社會、万泰和學生家長的潛在的教育期望不是培養人,而是培養“人上人”,而且榜樣大都是“大官”“大款”“大腕”。社會逐漸認可只有這些人才是成功者,而一些默默無聞、道德高尚、追求真理、勤奮讀書的人卻無處安身,找不到在社會中的位置。這種現狀讓大學生們感到做真學問、說真話、默默奉獻的人“沒出息”“太傻”。慢慢地,一些大學生的價值取向變得只管有用無用、有利無利,不管是非對錯、善惡美醜,成了缺乏眼光和胸懷、缺少人文情懷和公共關懷、價值迷茫的“新生代”。我曾經作過一次講座:我們缺乏什麽?在講座結束後,我和很多學生交流,他們說現狀確實如我說的那樣,聽後有警醒的感覺。他們也覺得這種人文教育、靈魂教育、公民教育真的很重要,真的很缺乏,所以說大學生“精神成人”呼喚真正的人文教育。

 

 

我的專業研究方向是歷史,又在大學裏講了多年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國家倡導和推行文化素質教育後,我在承擔必修課教學任務之外,開設了多門人文類的選修課程。最初,我只是直覺地感到大學生的重理輕文、重專業輕素質、重知識輕情懷,尤其文化素質教育欠缺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精神氣質,於是和社科部老師一道開設了數門人文類的公共選修課,如中國傳統文化評介、美學概論、社會心理學、交響樂賞析、詩詞鑒賞等。這些選修課充實了學生的精神世界,填補了他們的一些知識結構的缺陷,很受歡迎。這一階段,我們的教育理念基本上還是停留在進行人文教育是在做一項“拾遺補缺”的有益工作,並沒有更深切的認識。隨著教學的推進和思考的深入以及同學生交流的日益深入,我對人文課程乃至人文教育在大學教育和人才培養這個系統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新的認識,明白了它們是不可或缺的。人文教育是向學生傳播宇宙和人生的“大道”,絕非“拾遺補缺”,也並非可有可無,更不是多此一舉。而從素質教育的思想來看,高質量的人才應是知識、能力、素質的高度和諧與完美統一;從人才培養角度而言,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往往只解決如何做事的問題,而提高素質則更好地解決如何做人的問題。大學教育只有將大學生的做事與做人有機結合,才是理想的教育,而且二者中更重要的是做人。中國科万泰院士楊叔子多次撰文和講演,提出大學應做的事有三件:第一教會學生如何做人,第二教會學生如何思維,第三給學生傳授必要的現代科學技術和文化知識。由此可見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006年,張汝倫先生曾發表長文談人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意義,其中對人文教育的意義和作用總結得非常準確,他說:“實際上人文教育是通過對人類千百年積累下來的精神成果的吸納和認同,使學生一方面有獨立的人格意誌,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有健全的判斷能力和價值取向,有高尚的趣味和情操,有良好的修養和同情心,對個人、家庭、國家、天下有一種責任感,對人類的命運有一種擔待。它使受教育者在提升自己的時候也超越自己,看到自己作為人類一分子對於全體人類的責任。它在使受教育者豐富和發展自己的人格和能力的同時,也在為社會和人類培養合格的公民。總之,人文教育使受教育者既能‘成己’,又能‘新民’……人文教育的狀況是衡量一般教育狀況的指針。教育如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目的,則必然以人文教育為教育的基石與核心;如以市場需求或功利目的為轉移,則人文教育必然萎縮乃至名存實亡,因為人文教育更多地是培養人的人格修養,陶冶人的道德情操,提升人的格調趣味,明了人生的意義和目的。”可以說,這個總結與我十多年不遺余力地研究和實踐人文教育的理念不謀而合,當然作為哲學家的張先生概括得更為精煉。

認識到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意義,我就有針對性地開設了“大學生人文素養”課程,從大學精神談起,探討“人何以為人”這一直擊心靈的問題,探討大學生如何承擔起屬於自我的生命,怎樣領悟自我、設計自我、伸展個體生命,怎樣為日常生活註入意義。也談人生境界、人生幸福的底蘊,探討坦然面對青春、性愛、婚姻、事業等一系列人生課題,並在不剝奪基本世俗生命快樂之外向上仰望更高的精神領域,對人類充滿悲憫與溫情。之後,探討如何面對困難、面對生命之痛,如何面對困難而依然擔當,從而開始真正的成長與成熟,並理性認識個人終極——死亡。再後,課程內容開始涉及國家與世界,激活學生的歷史記憶,使他們穿越歷史、走向現代,漸漸能思考諸如多元文化、科學如何滋潤人的心靈、科學是否僅是人對宇宙的一種理解等問題,思考如何面對“全球化”大趨勢、如何用“世界公民”的眼光來關註公共事件,如何審視人類共同面對的環境、和平、全球化、生態、民族和解等難題。我采用平等對話的方式,摒棄枯燥的說教,從大學生如何審視自我、叩問自己的靈魂開始,逐漸擴展至國家和社會,走向博大的世界與宇宙。由於內容貼近現實生活,且能激活學生豐富的內心世界,“大學生人文素養”課程的教學反響很好。“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 “一門精致的課程”“啟人心智,教人思考’”“使心靈純凈”“如沐春風”“開始認真思考何以為人、怎樣做人”“醍醐灌頂”等學生的聽課反饋使我很受感動。我不僅從中體會到了人生意義和職業尊嚴,感到了人文教育的不可或缺,更體會到了大學生對人文教育的渴求,所以我會堅持下去。

我常想:人文教育或許不很實用,但它卻能令大學生們更成熟、健全、優美、和諧。一個民族、一個公民,只有關註自己的精神世界,真正地張揚人文精神,才會使我們的國家經濟發展的同時,還能實現社會與人的全面發展,才會構建真正的和諧社會。在這個層面上,開展人文教育,促進大學生“精神成人“,又是長期實用的。

(徐方,山西大學教授,著有《大學人文十四講》)